日前,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公示了第三届全国文明校园名单,北京师范大学良乡附属中学成功入选成为房山区第一所全国文明校园学校。
“全国文明校园”是中央文明委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方面授予学校的最高荣誉称号,是对学校建设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高度认可,含金量超高。在之前的第一届和第二届评选中,北京市共有 16 所大中小学获此殊荣,而在本次第三届全国范围内的评选里,北京市又有 18 所大中小学校成功入选,北师大良乡附中就是其中闪耀的一颗星。
建校27年来,作为房山区唯一一所市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北师大良乡附中始终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秉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传承着 “修身 志学 健体 报国” 的校训精神,弘扬 “尚品” 学校文化,为国家培育出了逾万名具备 “智、仁、健、勇” 优秀品质的栋梁之才。
在培根铸魂方面,学校创新实施大思政课,全力强化思想政治引领。构建起由校党委领导、部门分工负责、全员协同参与的 “一体化、大思政” 育人体系,明确 “三全育人” 工作思路。除了借助党团课、主题班会等常规方式宣讲学习中国共产党伟大精神外,还创新性开展了 “全体党员为学生上党课” 活动。近两年来,全校党员累计上了 100 多节党课,真正实现了师生互促共育。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们不断成长,成为房山区、北京市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师德榜样;学生们也成绩斐然,每学年 200 多人次获市区 “三好、优干、十佳”,在体育、美育、科学等各类比赛中获奖逾 500 人次。2023 年全国十名自强大学生标兵评选,学校两名毕业学生成功当选,这无疑是学校党建引领下育人成果的有力见证。
在以德育涵养学生品德素养方面,学校扎实推进系统养德,全力筑牢师生思想道德根基。立德树人,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始终是学校的根本任务。学校依托 “尚品” 德育课程,将学生德育工作系统化、常态化开展。以 “家国、方圆、仁人” 三大课程群为主要内容,以学科德育为主渠道,以德育公共课为主阵地,借助毛泽东诗词朗诵会、传统节日文化活动等主题教育活动,“三爱三节”、个人才艺大赛等校园专项活动,以及三希讲堂、冰雪嘉年华、志愿服务等品牌活动,创建出内涵丰富、充满活力的文明校园育人环境。
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方面,学校同样同向同行,积极贯彻落实相关工作,不断丰富学校文化内涵。学校环境优美,富有文化底蕴,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己任,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自 2012 年开始承办新疆高中班以来,逾千名天山学子在这里接受培养,而后奔赴祖国各地。2016 年学校被认定为 “首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示范学校”,2023 年更是荣获北京市市委、市政府授予的 “首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先进集体” 荣誉称号,为民族团结事业贡献了重要力量。
在队伍建设上,学校布帆拓航,持续优化师资队伍,推动学校整体发展和师生个体成功。以 “四有好老师” 为标准,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倡导附中 “仁师” 最高境界,创新构建四个 “1 + 1” 人才梯队培养模式,打造出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这支队伍以全国 “启功教师奖” 获得者王建以及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王丽军为代表,以中青年优秀干部教师为主力,形成了 “干部、名师、班主任、青年教师” 四个 “1 + 1” 梯队,极大地优化了学校人才结构。
启智润心,学校全面聚焦学生成人成才,扎实推进新时代文明校园建设。以 “基于差异的指导性教育” 为人才培养模式,关注学生全面且有个性的发展,五育并举,在德育、体育、智育、美育、劳育等各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修建与时俱进的校园硬件、构建新时代办学体系制度、营建濡养身心的校园文化、组建勇于创新担当的师生队伍、创建多元丰富的校园活动,这些都是新时代文明校园建设的关键要素,也是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信北师大良乡附中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必将奋楫向前、矢志不渝,创造出更加优异的办学业绩,为房山区父老乡亲交上一份更加完美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