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怀柔区桥梓镇25位村居党支部书记不待在自己村,全都跑到镇里其他村管起了“闲事”,查环境是否整洁、看公示到没到位,检查起来丝毫不马虎。
其实这些村书记并不是多管闲事。今年一月初,桥梓镇为了更好地开展创城工作出了一项新举措——村党支部书记转创城。各位支部书记分批分时段,到其他村检查学习创城工作,发现不足、指出问题、学习经验,在各村间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新举措开展两个月以来成效显著,村书记在转村的过程中取长补短、精益求精,相对落后的村利用这个机会吸纳、借鉴了不少其他村成熟的管理经验和好的创城方法,在人居环境、制度建设、便民措施等方面都有了长足进步。
凯甲庄就是借助这个新举措改变最大的村之一。在此之前,凯甲庄村在人居环境方面的检查中排名总是靠后,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刘凤武也想了不少办法,可始终成效不大。自从有了村书记转创城这个新举措,刘书记只要能腾出空,就跟镇里的干部一起把24个村转一遍,在转的过程中也慢慢找到了解决自己村痛点难点问题的办法。
“以前觉得管环境真难,边边角角都得考虑到,一处没照顾到分就扣了。通过这些日子去别的村转转,感觉之前确实有点闭门造车了。”刘书记说,“这么多村转下来,有的村不管是环境还是制度确实好。我也和这些村书记取了不少经,一个是得先有个好的机制,有时候一个好法子就能把大伙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把几个人的事变成全村人的事,环境问题就不难了。还有就是要勤转、勤看、勤宣传,村干部得以身作则,给村里人做个表率,把环境问题的重点吃透,也能做到事半功倍。”其实,刘书记说的这些办法都是在其他村有了成功经验后学到的,用在自己村里依旧效果明显。
据了解,村书记转创城这个举措是年初开始实施的,起初是镇里负责创城工作的干部带着村书记一块转,目的是为了让村书记更加了解创城,做好村级创建工作,在转的过程中把好经验好做法复制到自己的村,做到创城工作的整体提升。工作开展以来取得了良好成效,比如前辛庄村依旧延续了良好的创城势头,凯甲庄村则后来居上进步明显,在上次的检查中成绩均名列前茅。同时,这项举措还取得了意外收获,由于村书记对创城工作有了更深理解,镇里工作人员和村干部之间的沟通更有成效,解决问题的时间比以前缩短了一倍甚至几倍。其次是村里环境好了,镇工作人员可以利用转村节省的时间投身到其他工作中,提升了工作效率,形成了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