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桥梓镇积极探索以联合党总支为平台、村企双方围绕企业发展和村民致富同步推进的新型党建工作模式并取得初步成效。
一是组织联建,夯实振兴“主阵地”。2022年,在镇党委支持下,北京凯利特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党支部(禧宝露)与凯甲庄村党支部和口头村党支部通过多轮次座谈、共商,成立了桥梓镇乡村振兴第一联合党总支,探索出村企党组织结对共建的党建引领促乡村振兴工作模式。联合党总支是党委政府指导我们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市区关于党建引领促乡村振兴工作各项决策部署,也是我们扎根乡村、振兴乡村、村企共荣强而有力助推器。
二是产业合作,谋划发展“新路径”。党总支成立后,三个支部不断加大沟通联系,积极探索以党组织为媒介,打造村企协作的发展模式,希望可以借此带动周边村共同推动乡村振兴发展,争取将第一联合党总支的作用发挥最大化。口头村作为首都乡村振兴样板间,依托圣泉山景区、古槐巷和高端民宿等丰富的资源吸引了大量的游客;禧宝露主打的红色教育和非遗体验等文化产业也聚集了一大批旅游资源;凯甲庄村葫芦种植试验田为非遗体验提供了原材料。2022年,通过协调三方资源,统筹多元利益,在疫情防控的前提下陆续接待旅游、研学2000余人次。这样的成绩让桥梓看到了支部组团发展推动乡村振兴“小循环”的希望。
三是授人以渔,构筑富民“同心圆”。目前,联合党总支与区农业农村局、市农广校深度合作,常年面向周边村民免费开展农业技能培训。培训内容包括葫芦种植技术、浸烙葫芦制作等,周边村民都可以来免费学习,村民种的葫芦长成后禧宝露文化中心会收购,然后请村民来画葫芦,就等于一个葫芦村民可以挣两份钱,实现了农文融合。
下一步,联合党支部还将加强对村民的引导,鼓励凯甲庄村村民开办民宿,引导旅游和研学的人员住在村里,使村民利用闲置的民房增加收入。到那个时候,老百姓种出来的葫芦就可以吃、卖、加工三合一,真正实现农文旅融合发展,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截至现在,已经有来着桥梓镇5个村的村民参加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