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助农渠道帮助村民增收、开发村级自然研学基地、协调智库资源组织多村开展绿色咨询活动……北京林业大学学科建设科科长朱雨晨在怀柔区九渡河镇黄花镇村挂职第一书记后,巧借学校和地方资源发展村落经济,把乡村振兴蓝图一步步变成现实。
依托北京林业大学在脱贫攻坚中的成功经验,朱雨晨研判乡村振兴新趋势,探索黄花镇村特色发展路径,在来到村庄开展之初就与村民建立相互信任关系。他经常组织送“福”字、猜灯谜、修脚等敬老文化活动,让老人感受到关心和温暖;他认真为家长和学生做课后辅导和研究;防汛时,他守在村里解决问题……通过办成一件件具体小事,乡亲们逐渐熟悉了解了他。在得到村民初步认可的同时,朱雨晨也迅速融入了村两委。与村两委商议后,确定了建设学习型党支部目标,建立校地支部联学机制,安排村党支部书记、第一书记、党员先锋讲党课,村两委班子带头开展调查研究等举措,共同确立奋斗目标和方向,筑牢干事创业的思想基础。
身处农村的朱雨晨将发展第一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首要方案。针对黄花镇村林地资源丰富,但管护不足、品种老化的问题制定了“三助一推”计划。一是外业助收入,引入北林林学专业师生到村开展“爱的魔栗转圈圈”外业实践,由专业老师实地指导学生帮助栗农采收板栗,活动受到怀柔区政府的高度关注和报道。二是电商助销售,参与由市农业农村局联合京东举办的“北京丰收节”助农直播活动,宣传九渡河镇特色农产品和文旅资源,实现聚园兴合作社等2家镇域合作社进驻京东平台,破解电商渠道拓展难题。三是专家助技能,协调北林经济林专业教师提供病虫害防治、果树管护和品种更新等技术服务。四是结对助发展,2024年怀柔、房山等四区20个村庄实现校村结对,落地2个林下经济品种、23项乡村振兴帮扶项目,16个调研报告和可行性方案,45场文化科普及志愿活动。2025年将有10个村庄和学校结对。
朱雨晨立足轻投入、快增收思路,邀请北林专家考察论证,结合黄花镇村地理优势,盘活空置民宿,确立村级自然研学基地建设目标,制定了四步并进策略。传声——宣传工作先行,推介黄花镇村入选央视《最美古村落》直播,依托央视平台打响知名度,累计超600万人次观看直播。筑基——打牢培训基础,依托派出单位专家教授团队“量身订制”全套特色自然教育课程体系,学生党员深入一线,培训村民授课技能。优境——优化研学环境,改善村内人居环境,树立村标村识,为民宿挂牌“自然教育研学营地”,布置教学场地,做好硬件准备。拓联——拓宽合作平台,深化政校企合作,承接暑期研学、自然教育等活动超千人次,为村民和村集体创收10万元。黄花镇村自然研学基地凭借前期积累的经验和良好口碑于10月首次实现长期合作突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到村挂牌建立大学生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并签署长期合作协议,未来三年将为村集体创收约15万元。
如今的朱雨晨每天都熟络地和村民们打招呼、拉家常,从"外来客"蜕变为群众认可的实干第一书记。肩负着村民的信任与期待,有着智库资源支撑的朱雨晨干劲十足,他要继续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