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地非常标准,条件真不错。”北投网球运动中心落成后,就举办了“运河杯”网球挑战赛,“场地标准”是场地留给众多参赛选手的集体印象。这片网球场地位于城市绿心森林公园南门,总用地面积约8000平方米,共有6片国际标准室外网球场地,其中1片主场地带有双侧看台,采用竞赛级别国际网联ITF认证的建设标准。
赛艇
第一次来这里打球的居民高梓说:“以前一直带孩子去市里练网球,现在家门口也可以练习了,我们还认识了一个年龄差不多的小朋友,以后两个孩子可以约着一起打球。”
不仅有网球场,城市绿心森林公园内还建有篮球、羽毛球等多个运动场馆,公园内的星型环路也是许多马拉松爱好者的网红打卡地。去年,“夜尚京动”北京城市副中心十公里健康夜跑在城市绿心森林公园活力开跑。冯颖义正围着5.5公里的星型环路匀速奔跑。和她一起奔跑的,还有副中心跑团的团友们。她说:“通过跑团认识了不少朋友,现在我们都是在家门口锻炼,大运河沿线、绿心、森林公园、西海子公园都是跑步锻炼的好去处。”
近年来,市民普遍感受到,家门口的体育设施越来越多,参与运动健身的市民越来越多,体育消费新场景也越来越多。在城市副中心,人民群众多元化、多层次的体育需求正不断得到满足。
截至目前,城市副中心已建成园林健身步道98.06公里,全区体育设施实现100%全覆盖,全区在册体育运动项目经营单位达到110余家,涉及健身、游泳、羽毛球、台球、篮球等共计十余项,每年接待健身群众45万人次左右。
区体育局利用大运河沿线体育健身场地、场馆资源,举行多种全民健身赛事活动,推动地区体育竞赛提质升级。去年以来,骑游、徒步、荧光夜跑等赛事接连在副中心举办,丰富多彩的赛事项目,极大地激发了群众的健身热情。家门口运动、看比赛,正成为城市副中心市民周末休闲的新方式。
除了密集、高规格的各类体育赛事,城市副中心优越的生态环境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泛体育爱好者”。去年夏天,500余名露营爱好者齐聚城市副中心,共同拉开了首届北京露营大会的帷幕。活动现场规划露营区、房车体验区、帐篷展示区、休闲娱乐综合区等,还设置了帐篷绳结技能课堂、飞盘、VR滑雪等体验项目,让市民朋友们尽情享受体育魅力。
“周末有时间我们就会带孩子到公园里露营,以前都到北京周边去,现在我们经常到家门口的公园。”大面积绿地让露营爱好者刘世炎一家享受到了生态发展成果,他对家门口可以露营的公园更是如数家珍,“比如张家湾公园、台湖公园,我们都经常去,离家近,环境好,能带着孩子好好享受亲子时光。”
开门见绿,起步闻香。生活在城市副中心的市民发现,身边的公园越来越多了。不仅有新建的、规模宏大的城市绿心森林公园,有郁郁葱葱的大运河森林公园,有临河而建的运潮减河公园,还有东郊湿地公园、宋庄文化公园、台湖公园、张家湾公园等围绕副中心周边的各类特色主题公园……通过大面积植绿、大尺度造林,全区森林面积已达45.42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33.4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8.11平方米。
场地设施添砖加瓦,绿色空间不断扩容,体育赛事提质增效,都为年轻的城市副中心不断注入活力元素。“十四五”期间,城市副中心将推动体育项目多样性、竞技群体兼容性、成长化,使副中心成为拥有多元化体育健身保障体系的综合体育发展示范区。同时,不断丰富赛事活动内容,增加投入举办品牌赛事活动,打造副中心特色的大型体育赛事,推进副中心全民健身事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