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京派年味”的代表,通州咯吱盒成为不少人喜爱的“运河边上的味道”。今年春节期间,通州名吃咯吱盒厂开足马力生产,共售出近7万袋咯吱盒,让老牌非遗美食成为新春走俏的年货。

工作人员炸制咯吱盒

走进位于永乐店镇内的庸禾坊咯吱盒生产车间,车间内宽敞干净,飘出阵阵豆香,工人们身穿工作服,正在紧张有序地忙碌着。刚出锅的咯吱盒,像一个个“小方块儿”,堆成了金黄色的小山。“品质好的咯吱盒讲究色泽金黄,外表细腻,层层纤薄,形状自然圆满。如果颜色暗红,外表气孔繁多,外形分散,那肯定是用料或是制作工艺有些瑕疵。”生产车间相关负责人王新宇介绍。

据了解,复工复产后他们陆续接到了不少咯吱盒的生产订单,“有许多外地订单,基本都是春节前后要的。”王新宇说,目前公司日产量约2300袋,春节期间共售出近7万袋,“我们开足了马力,尽量满足大家对于咯吱盒的需求,让喜爱咯吱盒的市民品尝到地道、正宗的运河美食。”

饹馇饸是通州特色小吃,因为口感香脆,入口咀嚼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形状像个小盒子,又被当地百姓称作“咯吱盒”,是通州三宝之一。相传是运河上的船工们从山东带回酥脆的煎饼,日久受潮,煎饼变得皮软,入口不爽。有心的人将煎饼卷成卷切成段下油炸,食之香脆。后来,在京杭大运河码头方圆数十里传开,深受当地百姓喜爱。

2021年,通州区饹馇饸制作技艺作为传统技艺项目,入选北京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