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办公,商务服务,文化旅游,加上科技创新,构成了城市副中心“3+1”产业版图。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的硬核就在于:坚持创新引领,有序引导高端要素集聚,培育发展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打造主导功能突出、开放发展优势凸显、营商环境一流、高端人才集聚、城乡共同繁荣的首都发展新高地。
建设市级行政中心
在行政办公区打造绿色生态、便利高效的政务环境,构建中心城区与城市副中心主副分明、运行高效的城市治理新格局。适度引导相关政务功能向运河商务区、文化旅游区布局,构建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功能大集中、小分散的布局模式。
建设国际化现代商务区
围绕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以财富管理、绿色金融和金融科技为重点,引导京津冀区域性金融机构集聚,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城市副中心设立京津冀区域性总部或一级分支机构,推动京津冀区域基金管理机构、符合条件的基金管理公司总部集聚,增强总部经济发展吸引力,打造京津冀金融创新、科技创新、高端商务发展高地,建设全球财富管理中心。
建设文化和旅游新窗口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完善与中心城区相协调的文化和旅游休闲功能布局,形成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历史文脉与时尚创意相得益彰、本土文化与国际文化深度融合、彰显京华特色和多元包容的大文化产业。强化环球主题公园北京文化旅游新地标功能,在宋庄、台湖、张家湾等特色地区,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主题旅游、原创艺术、演艺娱乐等产业,建设国家文旅商融合发展示范区。
建设科技创新新高地
实现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融合发展,建立市场化技术转移转化平台,实施一批前沿信息技术、智能制造和新材料等创新成果转化重大项目。制定技术领先、标准规范的智慧城市建设和运算标准,推进物联网、计算机、大数据、空间地理信息集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的广泛应用。顺应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趋势,加快形成数字经济发展新动能,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成为数字经济新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