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门房、麒麟雕塑都还在,和原来一模一样。真没想到,这老工厂居然也成了公园一景。”背着相机到处跑的老通州人郭建华将手中的镜头对准城市绿心森林公园一隅,感慨中快门不休。

工业遗产,承载着城市的历史记忆和文化积淀,是特定时代生产力进步和社会发展的标志之一。城市绿心森林公园就有不少这样的时代印记。

公园三十六景之一东方厂址,就坐落在原厂区的门区处,一块已经有些斑驳的汉白玉石碑上,刻着“向东方化工厂建设者致敬”的字样。

城市绿心森林公园前身很大一部分是原东方化工厂所在地,工厂一度是我国规模最大、品种最全、质量最优的丙烯酸及酯类产品的生产、科研、开发基地。随着重工业在北京“谢幕”,东方化工厂也于2012年关闭。另有造纸七厂、东亚铝业等,留下了一个个伴随信息化进程而疏解的工业遗产。

老厂房派上了新用场。东方化工厂摇身一变成了“绿色海洋”,造纸七厂化身文创中心,东亚铝业改造成全民健身中心。在自然的森林景观和滨水空间中,工业遗迹“活在了当下”。怀旧砖红色调成为绿色掩映中的一抹亮色,城市发展历程“一眼万年”。

在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北京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成为全国首个减量发展的超大城市。

站在未来,翻开二十一世纪最初一二十年那页,从京东工业重镇到未来的设计高地,千年漕运古镇张家湾迎来一次历史性的转身。

2000年前后,张家湾一度成为京东工业重地,上千家工业企业落户。其中,里二泗村工业大院规模最大,聚集了300多家企业。2017年,全市启动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里二泗村的工业企业全部迁出,厂房夷为平地。如今,在这片腾退出来的土地上,张家湾公园一期已开园迎客。

北眺双台、中留泗水、南觅溪林、茂林莺歌……漕运古镇重现千年前的景致,让人忍不住多吸几口气,多拍几张照。

这绿色来之不易。张家湾公园一期总占地约306万平方米,仅厂区拆除规模就超160万平方米,占了一半还多。“当时298个厂子,4个月内全部搬迁拆除,现在回想起来,仍觉速度惊人。”时任通州区张家湾镇里二泗村党支书的林来水亲眼见证了“变身”的全过程。

靠着数百个企业,里二泗村曾有过一段“辉煌”的过去——来村打工的有一万七千多人,厂子一年能缴上亿元的税。人旺财来,很快就引来了一系列问题。“什么锅炉啊、油漆啊,这些厂子污染挺大的。村里老有股不大好闻的味儿。人员复杂,卫生也不好管,有一段时间垃圾都堆成山了。”林来水回忆。

后来,里二泗工业大院区域被规划成副中心蓝图上的张家湾公园,工厂一律拆除。如今,公园里“泗水古巷”景点“复原”了古时“水巷茶棚”的历史景象,两侧河堤仿照古码头样式,用不规则的青灰石块砌筑。站在漕船船头造型木质观景平台上,耳畔水声潺潺,看水巷繁华烟火,望远处百草丰茂,真有几分穿越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