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朝阳区常营地区依托各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以“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筑牢邻里情感纽带”为核心,持续推出文艺演出、红歌竞技、历史寻根、手工互动等多元活动,用“不打烊”的文化服务保持为民温度,让辖区居民在参与中感受文化魅力、乐享幸福生活,为建设“团结、文化、健康、精治、宜居”的常营注入鲜活动能。
文艺演出搭台:专业院团助阵,视听盛宴点亮社区夜
“这个魔术太精彩了!”“戏曲唱段听得真过瘾!”9月16日晚,常营地区丽景园社区广场热闹非凡,社区联合北京歌剧舞剧院打造的“丽景满园,艺彩绽放”主题文艺演出在此上演,为居民带来一场高水准的视听盛宴。
演出以一支动感十足的开场舞拉开帷幕,随后歌曲、魔术、相声、戏曲、舞蹈等节目轮番登场——婉转的歌声诉说着对生活的热爱,灵动的舞姿传递着蓬勃的活力,幽默的相声引得观众捧腹大笑,经典的戏曲选段更让戏迷们连连叫好。台下,老人们围坐在一起唠家常,孩子们在一旁追逐嬉戏,掌声与欢呼声此起彼伏,温馨融洽的氛围弥漫整个广场。
“以前看专业演出要去剧场,现在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还能和邻居一起热闹,太幸福了!”参与活动的居民李阿姨笑着说,这场演出不仅丰富了业余生活,更拉近了邻里间的距离。
红歌竞技传情:居民组队开唱,红色旋律凝聚人心
“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近日,常营地区北京像素北区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举办红歌比赛,10余支由居民自发组建的合唱队登台竞技,用嘹亮歌声重温红色记忆、抒发爱国情怀。
比赛现场,《我爱你中国》《打靶归来》《我和我的祖国》《英雄赞歌》等经典红歌依次唱响。队员们精神饱满、意气风发,有的队伍搭配手语表演,有的队伍身着统一服饰,用各具特色的演绎诠释着对祖国的深情。台下观众化身“评委”,通过举手投票的方式为喜爱的队伍助力,歌声、掌声、欢呼声交织在一起,将现场氛围一次次推向高潮。
“为了比赛,我们每周一起排练,从陌生到熟悉,现在就像一家人。”居民张女士说,红歌比赛不仅让大家感受到红色文化的力量,更搭建了邻里交流的平台,让社区充满“家”的温暖。
博物院寻根:触摸民族文化,筑牢团结根基
“原来哈萨克族的毡房里藏着这么多智慧!”“苗族银饰的工艺也太精湛了!”近日,常营地区民族家园社区组织90余名居民走进中华民族博物院,开展“触摸民族文化,感悟团结力量”主题参观活动,在历史与文化的碰撞中深化对多元民族文化的认知。
博物院内,56个民族的历史渊源、文化特色、传统技艺通过实物展品、图文展板、多媒体互动等形式生动呈现——精美的民族服饰、古朴的生产工具、悠扬的民族音乐,让居民们仿佛穿越时空,直观感受中华文化的多元与厚重。参观过程中,大家不时驻足观察、轻声交流,对各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赞不绝口。
“以前对很多民族文化只是‘听说’,这次亲眼看到这么多珍贵展品,才真正懂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含义。”居民王先生感慨道,这次活动让他更明白民族团结是社区和谐、社会稳定的根本,未来也会主动参与社区民族文化交流活动。
刺绣DIY暖心:针线穿梭间,织就邻里温情
穿针、引线、打籽、绣花……近日,常营地区保利东社区活动室内暖意融融,一场“绣出生活诗意,织就邻里真情”刺绣DIY活动正在进行,20余名居民围坐在一起,在一针一线中感受手工的乐趣与邻里的温情。
“大家先从黄色花蕊开始,用打籽绣针法,线结一定要收紧,这样花蕊才饱满。”活动伊始,刺绣老师结合玫瑰图案,一边讲解针法技巧,一边现场示范。居民们手持绣绷、彩线,认真跟着练习,遇到困惑时,老师便俯身指导,邻里间也互相分享经验,活动室里不时传来阵阵欢笑。
经过2个多小时的创作,原本空白的手帕上绽放出一朵朵形态各异的红色玫瑰。“这不仅是一块绣帕,更是我们邻里情谊的见证。”居民刘阿姨拿着自己的作品说,这样的手工活动既有趣又有意义,让大家在慢时光里增进了感情。
下一步,常营地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将继续围绕“团结、文化、健康、精治、宜居”的建设主题,不断拓展文化活动内容与形式,让“不打烊”的文化服务持续传递温暖,让多彩文化成为居民幸福生活的“加分项”,助力常营地区绘就“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社区治理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