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朝阳区太阳宫地区乡情村史博物馆主办的“小小讲解员”培训项目正式落下帷幕。40位来自朝师附小太阳宫校区的学生、家长及社区居民齐聚博物馆现场,共同见证这群少年用清澈童声串联家乡过往,让尘封在展板上的太阳宫乡史“活”起来的温馨时刻。

此次“小小讲解员”项目以“声传乡史”为核心,前期培训阶段聚焦“让表达有温度”。课程围绕站姿礼仪规范、语言节奏把控、互动沟通技巧及情感表达融入展开,通过“理论学习+情景模拟演练”的双轨模式,帮助小学员们突破“不敢开口”的心理障碍。从模拟讲解博物馆展品,到设计与观众的互动问答,孩子们逐步掌握用声音传递历史细节的能力,最终实现从“学员”到“讲解员”的蜕变。

活动当天,太阳宫乡情村史博物馆内的八个主题板块前,“小小讲解组”已整齐就位。在“乡域发展区”板块前,一名小讲解员语调轻快、手势自然:“大家知道吗?咱们太阳宫从90年代起,就像坐上了发展的‘快车’,村容村貌、生活环境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动的表述仿佛带领在场观众“穿越时光”,沉浸式感受家乡的发展脉络。而在馆内沙盘区域,另一位小讲解员则一边熟练操作电子屏,一边细致解说:“屏幕上的绿色区域是现在的太阳宫辖区,蓝色灯带标注的是我们的母亲河——坝河,它见证了太阳宫一代又一代的生活变迁。”清晰的逻辑、饱满的情感,引得现场观众频频点头称赞。

从区划调整的历史节点,到民风民俗的独特印记,从老物件背后的生活故事,到老街巷留存的时代记忆,孩子们用真诚响亮的声音,将太阳宫地区的过往讲得明晰鲜活。讲解过程中,他们还不时主动与观众互动提问,让原本静态的乡史变得可听、可感、可交流。

展示环节结束后,圆明园管理处游客服务中心主任、本次培训导师常华对孩子们的表现给予高度评价:“小讲解员们不仅讲解逻辑清晰,更能把自己对家乡的情感融入其中,真正让乡史‘活’了起来。”他同时鼓励孩子们继续当好家乡文化的“小小宣传员”,把太阳宫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随后,太阳宫乡情村史博物馆馆长杨震辉与朝师附小校领导共同为学员们颁发“小小讲解员”纪念奖牌,接过奖牌的瞬间,孩子们脸上满是自豪与喜悦。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活动恰逢太阳宫乡情村史博物馆建馆三周年,现场特别设置了“重返童年”趣味互动环节。家长与孩子组队参与推铁环、投壶、双人跳绳等经典怀旧游戏,场馆内欢笑声、加油声与跳绳落地的节奏声交织,宛如一场跨越年代的“时光合唱”。每完成一个游戏,大家还能在集章册上盖下专属印章,凭印章兑换的老式零食与玩具,更成为连接亲子记忆、唤醒时代共鸣的温暖载体。

杨震辉馆长表示,“小小讲解员”项目是朝阳区太阳宫地区校地合作传承传统文化的创新实践,通过让青少年走进博物馆、讲述家乡故事,不仅帮助他们深入了解家乡历史,更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家乡认同感与文化自信。未来,太阳宫地区将继续依托乡情村史博物馆这一文化阵地,策划更多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文化传播活动,吸引更多青少年加入家乡文化传承队伍,让太阳宫的历史与文化真正“声”生不息、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