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是第34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主题为“人人享有心理健康服务”。在这一重要节点,朝阳区和平街街道残联依托温馨家园平台,精心组织“心理健康服务进社区”主题活动,通过专业宣讲、互动疏导等多元形式,为辖区居民送上贴心的“心灵解压包”,切实倡导社会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助力提升居民精神卫生素养。

为让心理健康宣传覆盖更广泛人群,和平街街道残联创新采用“线上+线下”联动宣传模式。线下,在辖区12个社区同步推进宣传工作,累计向居民发放心理健康科普手册、折页等宣传材料200余份,张贴主题海报15张,让心理健康知识直观呈现在居民身边;线上,充分利用社区微信群这一便捷渠道,推送心理健康知识短视频、图文推文30余条,打破时间与空间限制,有效提升了居民对心理健康服务的认知度,营造出人人关注心理健康的浓厚社区氛围。

活动特别邀请精神卫生防治医生刘技盐带来《情绪管理与压力调适》主题讲座,为居民提供专业心理健康指导。讲座中,刘医生结合真实案例,深入浅出地解析了焦虑、抑郁等常见心理问题的早期信号,帮助居民学会识别自身及身边人的心理状态。同时,还现场传授“呼吸放松法”“正念冥想”等实用心理调节技巧,让居民能快速掌握缓解压力、调节情绪的方法。此外,活动设置“心理知识问答”互动环节,居民们积极参与答题,在趣味互动中轻松掌握“心理急救”常识,进一步强化了心理健康自我管理能力。

考虑到残疾人、独居老人等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需求,和平街街道残联推出精准化服务举措。街道组织专业社工为特殊群体提供“一对一”心理疏导服务,耐心倾听他们的诉求,给予情感支持与实际帮助。在温馨家园活动现场,还专门设置“心灵树洞”和“一对一咨询”环节,鼓励居民主动分享生活中的烦恼与困惑,现场医师及时跟进解答,形成“诉求表达—专业回应—问题疏导”的闭环服务,让特殊群体感受到社区的温暖关怀,切实推动“人人享有心理健康服务”主题落地见效。

此次朝阳区和平街街道“心理健康服务进社区”活动,以“宣教+服务”双轨模式为抓手,将专业的心理健康知识转化为居民可感知、可获取的惠民行动。下一步,和平街街道将持续统筹辖区各类社会资源,积极携手专业力量,不断完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为居民心理健康撑起坚实“守护伞”,全力共建包容、温暖的社区生态,让心理健康服务真正惠及每一位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