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跑冒滴漏、电路突发故障等问题,是困扰老旧小区居民的“老大难”。这些难题如何解决?在垡头街道东里社区,由党建引领组建的“益企帮”志愿服务队给出了答案。这支集结企业专业技术力量的队伍,以“5分钟响应、15分钟到场”的速度,破解了老旧社区治理的“专业短板”,用贴心服务架起社区与居民的“连心桥”。

党建搭台聚集资源

垡头街道东里社区居住着3600多户居民,既有4个老旧平房院落、9家公寓,也分布着5栋商务楼宇与15家大型国企。作为由国企工棚宿舍演变而来的社区,这里承载着时代变迁的印记,却也因建成年代久远,面临水电气暖基础设施老化的困境:管道跑冒滴漏、电路损坏等故障频发,居民生活受影响,诉求集中涌向社区。

更棘手的是,因社区产权结构复杂,产权单位多且缺乏统一管理,专业维修力量难以及时响应。“居民家里断水断电急得团团转,我们自己却没专业能力解决,只能反复联系产权单位,太被动了。”东里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如何快速响应居民诉求、补上专业服务短板,成了社区治理的重中之重。

“要破解难题,得把散落的专业资源‘拧成绳’。”在垡头街道工委、办事处的支持下,东里社区党委以党建协调委员会为纽带,整合北京平安温馨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北京仕邦博睿物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等辖区企业资源,于2021年组建了“益企帮”志愿服务队。12名来自企业的电工、水暖工等专业技术人员加入队伍,将企业的专业力量转化为社区治理资源,构建起“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居民协同”的多元治理格局。

专业赋能快速响应

“益企帮”志愿服务队建立了“专业服务、快速响应”的机制,确保接到居民诉求后5分钟内响应、15分钟内抵达现场。街道相关部门与队员所属企业还定期开展技能培训,从电路检修规范到应急抢险流程,持续提升队员的专业能力与应急处置水平。

这份“专业”与“速度”在今年2月的一次电路抢修中体现得淋漓尽致。2月8日清晨,居民宣阿姨在家中闻到电线烧焦的异味后,急忙联系社区。社区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吹哨”,“益企帮”电工师傅5分钟内就携带工具赶到了现场。经检测,卧室闸盒内电线绝缘层已破损,随时可能短路。面对狭小的作业空间和杂乱的线路,电工师傅凭借精湛技术,一点点梳理、穿管布线,耗时两小时成功修复,恢复供电。“多亏‘益企帮’的电工师傅来得快,不然电线短路真要出大事。”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宣阿姨仍心有余悸。

为了让每一件居民诉求都有“回音”,东里社区为“益企帮”搭建了“诉求收集—分类派单—专业处置—效果反馈”的闭环服务流程,即通过12345市民热线、居民微信群、线下走访等渠道收集需求,对水电维修等专业性较强的问题,直接派单给服务队,队员现场勘查、制定方案后高效处置,完工后邀请居民进行满意度评价,形成服务“全链条”监督。

前不久,社区东院4排胡同水井下水管突发跑水。社区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确认是表后入户水管老化锈蚀开裂,该情况不属于自来水公司维修范围,立即联系“益企帮”成员单位仕邦博睿物业。水暖工抵达现场后,发现雨水井口狭窄无法直接作业,便当场制定“破拆地面—更换管道—恢复路面”方案。从破拆管道到更换新管,再到混凝土浇筑恢复路面、加装防滑井盖,仅用4个半小时就解决问题,既保障了居民用水,也消除了出行安全隐患。

截至目前,“益企帮”志愿服务队已处理电路故障、管道维修、应急抢险等各类民生问题306件,专业问题解决率达100%,真正实现了“专业问题专业办”。

向前一步主动预防

在及时解决好居民诉求的同时,东里社区推动治理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预防”。社区联合“益企帮”队员定期对老旧管线、电路等开展隐患排查,把问题解决在居民诉求之前。

今年入夏前,“益企帮”队员与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对辖区4个老旧平房院落的供水管道、电路开关进行了全面排查。在居民王大爷家,队员发现厨房的老旧水管接口处已出现细微裂纹,虽然暂时没有漏水,但夏季用水高峰水压增大后,极可能发生跑水。队员当即拿出工具为老人更换了新的水管和接口,并仔细检查了家中其他线路和管道。“往年夏天总担心水管出问题,今年你们提前上门修好,我这心里踏实多了!”王大爷握着队员的手连连道谢。

此次排查共发现并整改水管老化、线路松动等潜在隐患12处,有效避免了夏季用水用电高峰可能出现的故障。据了解,2024年全年,“益企帮”协助社区消除各类安全隐患52起,用“提前一步”的守护,让居民生活更安心。

“益企帮”专业高效的服务,赢得了居民的信任与支持。“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深化与辖区企业的合作,拓展家电维修、适老化改造等服务领域,让‘益企帮’成为社区治理的‘强引擎’,让居民的幸福感在家门口升级。”东里社区党委负责人表示。(北京朝阳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