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朝阳区左家庄街道“繁星计划”之书记帮帮团系列课程持续推进,顺源里社区书记王婧、三源里社区原书记徐劼轮番登场,以“实战案例+理论解析”的授课模式,为辖区社工带来一场聚焦基层治理的“干货盛宴”。从老旧小区治理的破局之道到社区工作者的价值重塑,两位“老书记”倾囊相授的经验做法,引发在场社工强烈思想共鸣。

基层治理如何找对“抓手”?课程中,两位书记结合各自社区实践给出了明确答案。顺源里社区今年创新搭建“顺心顺源里,宜居宜生活”主题“小院议事厅”,通过组建“小院园丁”协商议事队伍,构建起集政策宣传、议事协商、服务群众于一体的院落治理“微单元”。截至目前,该议事平台已开展10次协商活动,在环境提升、平安建设、公益服务等民生关键领域成效显著,让居民诉求得到精准回应。

三源里社区原书记徐劼则系统拆解了“5+”工作法的治理逻辑,为社工提供了可复制的“操作手册”。据介绍,这一工作法以党建为核心引领,通过“党建+同频”校准治理方向,“资源+同助”汇聚多元力量,“治理+同议”攻坚薄弱环节,“宣传+童声”涵养文明新风,“服务+同智”筑牢惠民桥梁,最终形成“党建引领、社区搭台、居民参与”的三位一体议事模式。该模式有效拓宽了居民参与渠道,让居民从治理“旁观者”转变为“主人翁”,激活了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

“社区治理不是单向的指令传达,而是‘接受、聆听、协商’的双向奔赴。”在顺源里、三源里社区游学环节后,两位书记以三个关键词总结工作心得,为年轻社工解锁居民自治密码。他们强调,社区工作者既要主动链接各类资源,更要学会换位思考,精准把握居民不同诉求背后的真实期待,用耐心协商化解矛盾,将共识转化为治理实效,激发居民共建共享的内生动力。

鲜活的案例、实用的方法让在场社工深受启发。左南里社区社工于翔坦言:“以前总觉得社区工作繁杂无序,听完课程才明白,很多难题的突破口就在居民身边的小事里。通过‘小院议事’这样的平台,就能让社区治理焕发新生机。”曙光里社区社工孙茹则感慨道:“社区工作看似平凡,实则大有可为。接纳琐碎、拥抱复杂,每一份努力都会成为成长的养分,我们要做‘会生长的繁星’,用微光汇聚成照亮社区的暖流。”

据悉,左家庄街道“繁星计划”之书记帮帮团系列课程始终坚持“实战+理论”导向,通过书记传经验、社工取真经的互动模式,助力社区工作者提升治理能力。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居民的幸福生活是基层治理的终极目标,下一步,街道将持续深化“繁星计划”品牌效应,让更多优秀治理经验落地生根,推动辖区社区治理工作更具精度、力度与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