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叶为纸,果实为材。金秋时节,朝阳区多所学校及幼儿园循着季节节律,将大自然的馈赠转化为鲜活教学素材,让学生在挖红薯、做手工、测叶片等实践中收获知识与成长,一系列充满童趣的自然课堂成为校园里最动人的风景。

在北京市第八十中学嘉源分校,"嘉源金秋山楂红薯节"拉开了实践教学的帷幕。学生们走进校园实践基地,亲手刨开泥土收获红薯,近距离观察山楂的形态特征,随后分组完成海报绘制与美食制作。从田间劳作到创意创作,校园各处都充盈着劳动的汗水与欢笑,更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体会到收获的珍贵与分享的快乐。

北京中学商务区实验中学则以落叶为核心载体,开展"落叶重生记"手工创作活动。金黄的银杏叶在学生手中经过剪裁、拼接、粘贴等工序,蜕变为一朵朵精致的手工花。该校教师表示,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更让大家在创作中读懂自然循环,树立起对生命的敬意与珍视。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朝阳实验小学将自然观察与数学探究相结合,推出"‘叶’算大师"主题实践活动。学生化身"小小数学家",以常见的银杏叶为研究对象,通过细致观察叶片脉络、动手测量叶片尺寸、计算叶片面积等方式,一步步揭开藏在叶片中的几何奥秘,让抽象的数学知识在自然观察中变得具体可感。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朝阳实验学校的"落叶有痕变废为宝"主题活动,更将环保理念融入实践教学。学生们收集校园落叶,搭配家中的废旧纸盒、瓶盖等材料,创作出浮雕画、装饰品等各具特色的手工作品。环保与创意的种子在实践中悄然发芽,让学生真切体会到"废物利用"的价值。

在朝阳区教育国资中心幼儿园,"秋天作伴童享自然"主题活动同样精彩纷呈。孩子们动手串起山楂、红枣组成的"丰收串",在阳光下晾晒柿子、花生等秋日果实,在触摸自然、感受丰收的过程中,循着季节节律快乐成长。

据了解,朝阳区各校始终坚持实践育人理念,借助季节变换挖掘自然教育资源。从劳动实践到科学探究,从艺术创作到环保教育,自然课堂让学生在真实体验中收获知识,更学会发现美、创造美。朝阳教育者表示,这样的实践教学正是要让教育在鲜活的生命体验中绽放动人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