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远古时代的声音、讲述生命起源的故事、探秘三叶虫的灭绝、了解科学家科考的经历,北苑宝贝跟随着“化石猎人”张天启打开化石的迷雾,探秘一切源于生命的故事,揭开远古生物的神秘面纱……
1月28日,兔年开工第一天,北苑街道“宝贝计划”寒假体验营在文体活动中心举办了“近距离亲手接触化石”早寒武纪-白垩纪晚期古生物科普讲座,北苑宝贝们学习古生物知识,认识化石,触摸珍稀化石标本,激发探索科学的兴趣。
化石也许就在“身边”
什么是化石?化石是什么样的?动物脚印化石是怎样形成的呢?……
带着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宝贝们认真观看了自然历史博物院的原创动画,对我们居住的地球和生命起源、进化有了初步的认识和理解,激发起强烈的好奇心。
随后,张老师结合一幅幅地球地质层、古生物化石的图片,从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开始讲起,深入浅出、声情并茂地介绍了古生物化石的形成条件、形成过程、四大类别以及各类古生物化石的样貌、特点等知识。
触摸化石,穿越亿年时光
动手实践环节中,各组宝贝零距离接触亿万年前的化石标本,经过仔细研究、观察,宝贝们分享本组化石的样貌、特征,并猜测它们的类别、名称。
张老师依据生命的时间轴,从早寒武纪到白垩纪晚期,一个纪元一个纪元地带领大家认识各个远古时期古生物化石形成的原因与演变过程,展示神秘的古生物世界。
“奥陶纪出现的海百合,它是一种类似植物的动物,形似茎节的部分会变为化石,这也是躲过了五次生物大灭绝并幸存至今的一个物种。”通过张老师的深度描述与科普,数亿年前的古生物仿佛在宝贝们眼前重现。
当讲到最感兴趣的恐龙种类时,许多宝贝按捺不住兴奋,积极发言,回答老师的问题。
“这次讲座学到了很多新知识,也让我知道,这个世界还有许多未解的谜题,等待着我们去探寻、发现。”
活动结束后,孙兴研、葛小贝手拿领取到的化石标本,饶有兴趣地找到张老师,认识样本种类、生物名称,学习更多关于化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