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畔,千年之城生机勃发。奋战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各领域的建设者不断为新时代首都建设添砖加瓦。“五一”国际劳动节将至,让我们走近这些建设者,感受他们的风采。同时,向所有辛勤奋斗在各行各业的劳动者致敬。
次渠中学英语老师杜金茹
在学校办一场个人摄影展,这是15岁正在读初三的陈紫豪从未想过的。4月13日,在台湖镇次渠中学,一场主题为《我眼中的世界》的个人摄影展展出了陈紫豪的25件摄影作品,这也是次渠中学“蕖英少年”首届个人摄影展。
杜金茹
为学生个性化发展“定制”的“蕖英绽放综合素质拓展课程”是次渠中学“生命绽放”课程体系改革的重要内容,从前期筹划到蓝图落地,杜金茹全程参与,为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促进区域教育协同发展贡献力量。
“高嗓门,急性子。热情饱满,精力充沛。”48岁的杜金茹是土生土长的通州人,作为次渠中学的一名英语老师,她同时担任初二年级主管干部和课程处副主任,并负责学校科研工作,也是运河计划领军人才工作室的负责人和紫禁杯优秀班主任工作室“蕖越”班主任工作坊的主持人。身兼数职的杜金茹一向风风火火,雷厉风行,自1998年至今一直在农村任教,从业25年来默默无闻,辛勤耕耘,最忙时一天连上九节课,人称“铁娘子”。
每天不到七点,杜金茹准时开启“扫楼”模式,挨个班级巡查,哪个学生考了年级第一,哪个学生生病感冒,杜金茹悉数掌握,常常与他们打成一片。骨干教师、学生喜爱的班主任、全国模范教师……办公室里一摞摞的荣誉证书见证了这位人民教师职业生涯的光辉岁月。
除了干劲十足,她更是位擅思考、懂学生的老师。陈紫豪自入校起就积极参加学校各项活动,主动承担拍摄任务,长此以往,杜金茹注意到了他。“这孩子不仅热心,在摄影上有天赋,有韧劲,肯钻研。”恰逢学校推出“生命绽放”课程体系改革,杜金茹提出了给陈紫豪办个展的想法。特邀指导、认真培训、协调部署……迎来了“蕖英少年”首届个人摄影展。
何为“蕖英绽放综合素质拓展课程”?杜金茹介绍,这是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实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基础上,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次渠中学提出的“生命绽放”校本课程体系。课程以学生个性发展和情感关怀为中心,旨在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力,发展其兴趣爱好,使其从心灵上有获得感。
次渠过去叫次蕖,因周围遍植荷花,意指芙蕖。以“蕖英”代指学校的少年英才,恰如其分。杜金茹是课程体系框架的执笔者,从德育、智育和综合素质拓展教育以及校本研修四方面切入,设置活力绽放德育课程、思维绽放课改课程、蕖英绽放综合素质拓展课程和蕖越绽放校本研修课程。其中蕖英绽放综合素质拓展课程又设有艺术、体育、科技、劳动共36门课程。杜金茹介绍,“课程从学生的艺术修养、体育技能、科技创新等方面进行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新的课程体系更加着重关注学生的差异性,强调学生对生命的体验、互动与探究。杜金茹说,“农村的孩子普遍淳朴,没有那么多的机会去发展自己的特长爱好,我们结合学校原有的社团活动,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设置了36门课程,为学生未来更长远的发展打下基础。”
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同时,还结合自身特色及周边资源,进行符合学生发展需求的校本课程开发。
“比如我们和文旺阁木作博物馆合作开设木工课,这座民营博物馆从个人收藏基地发展而来,满载工匠精神。学生在实践中能学到木梁承重设计、力学基础知识、木材的基本特性、简单的受力分析和常见模型的设计,孩子们都特别喜欢。”如今,她带着学生们走进更多民俗博物馆、科技馆,不断努力利用周边资源,为一块块“小海绵”提供更广阔的知识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