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大兴区礼贤镇中部北端的龙头村,属于相对独立型村庄,村庄周边大量休闲观光景点,区位优势明显,交通条件便利,自然资源丰富,红色文化底蕴浓厚,民俗手工艺特色鲜明。2020年龙头村被评为“全国文明村镇”,2021年又荣获“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称号。

突出优势特色 发展乡村产业

龙头村充分利用优势条件,打造内容多样、结构合理、关联度高、集群效应明显的特色产业,形成了集休闲娱乐观光、农耕文化体验、民俗民宿接待、创新创意创业于一体的融合产业发展模式。

村里建有百亩富硒生态园,打造“一分田”和“共享农场”两种模式。吸引游客参与,带动新型社交方式,增加黏性,促进农民增收。2020年,园区吸纳本地劳动力就业18人,吸引游客2600余人,收入达80余万元。

依托田园风景、乡土民俗、农耕体验、手工艺品制作等多种乡村资源,发挥区位和交通优势,带动产业发展,撬动社会资本投入1000余万元,建立了2000平米民宿接待中心,现已改造村内闲置院落38处,打造多主题、“一站式”特色体验民宿产业。2020年,共接待游客3000余人,收入达300多万元。

深入挖掘乡村民俗手工艺文化,由村集体成立了北京龙头盛世民俗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组织村民建立“龙头灯笼”制作基地,形成了“村集体+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带动村民就业20人,村民稳步持续增收。

服务设施完善 打造宜居生态环境

科学开展乡村绿化美化建设,坚持以绿治乱、宜绿则绿。积极推广使用良种壮苗,优先使用保障性苗圃培育的苗木开展乡村绿化。对村庄周边缺株断带、林相残破的河流公路两侧林带、环村林带、农田林网等进行补植修护,构建完整的村庄森林防护屏障。对生长不良、防护功能低下的退化防护林,实施修复改造,提升防护林网功能质量。

对过熟林、枯死林木进行更新改造,对乡村范围内的中幼龄林进行抚育间伐。利用林间空地补植树种,促进天然更新,优化森林结构,培育健康稳定的多功能森林,构建优美森林生态景观,让村民、游客亲近森林、感知森林、享受森林。依托龙头村的自然禀赋,在原有十几种树木的基础上,新增树木品种,提高观赏性,提升乡村绿化率,让森林走进村庄,让村庄拥抱森林。

村庄新增环村林达38000㎡,实施平原造林等绿化美化1300余亩,新建广场2处,口袋公园、小微绿地7处,外立面改造、手绘文化墙35000㎡,增设宣传栏100余个。采用树绿材料,统一实施住宅屋顶平改坡40000㎡,改善室内温度,提高住户舒适度。利用房前屋后的空地种植多种花卉,形成“红砖”、绿树、蓝天交相呼应的美好画面,实现“庄内有绿地、院内有花果、路渠有绿荫、村郭有生机”的生态格局。

乡风民俗良好 建设美丽和谐乡村

按照总书记“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的要求,为了珍藏村庄印记,记录改革历史,弘扬传统文化,传承红色精神,龙头村修建了乡情村史馆和红色教育长廊,修缮了革命烈士陵墓,每年都会有很多企事业单位和院校专程前来考察学习。村里还先后组织了合唱队、高跷队、舞龙队、旗袍队等队伍,多次参加各类比赛,取得了优异成绩,多种多样的活动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龙头村民风淳朴、邻里和睦、热情好客,村集体将村内有威望、受尊重的老党员、老干部组织起来,建立了“乡贤理事会”,制定了《村规民约》,变“被动管理”为“主动服务”。龙头村近4年来未发生过群体性上访和恶性治安案件,未发生过侵占耕地和基本农田的行为,未发生过破坏生态环境的事件。

品牌效应明显 辐射带动作用显著

龙头村利用自身优势,发挥平台作用,联动、带动周边农业、文化、旅游、民俗等产业融合发展,聚集了皮影戏、手工艺易拉罐制作、葫芦烫画、药膳体验等特色文化及民俗手工艺,通过文化展演、手工艺体验、红色主题教育等活动,建立起集群化产业发展模式。

年吸引游客1000余人,带动产业增收30余万元。以龙头灯笼为品牌,打造帮扶项目,支持内蒙古察右前旗三岔口村灯笼产业发展,为其带来20余万元经济效益,进一步提升了品牌影响力。龙头村的灯笼产业已经形成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的发展模式,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年收入达100余万元。

同青山共享祥和,与绿水共祈泰然。如今,美丽宜居的乡村让村民过上了好日子,兴旺发展的产业让村民鼓起了“钱袋子”,文明淳朴的乡风让村民开启了新路子。龙头村将持续坚持以乡村振兴为根本、人才振兴为关键、文化振兴为灵魂、生态振兴为导向、组织振兴为保障,稳步推进乡村振兴建设行动,打造村庄美、农民富、产业兴、人和谐的乡村振兴“龙头样板”。

龙头村村口龙头村宣传栏龙头村民居龙头村广场龙头村道路龙头村夜景龙头村村容村貌龙头村党支部书记刘宗永201月20日,中央文明办领导到礼贤镇龙头村调研,村党支部书记刘宗永为一行人介绍村内最美家庭评选情况龙头村党支部书记刘宗永陪同中央文明办领导到村内群众家里就文明村镇创建情况进行走访